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作者:齐俊杰(ID:qijunjie82)

月初公布的10月份PMI指数,制造业为51.2%,比上个月增加了0.8个百分点,在叠加上10月份以来的,煤价涨、铁矿石涨、铜价涨,让大家一度认为,经济确实复苏了。而且似乎复苏的势头还挺迅猛,大宗商品已经供不应求,但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短期看,我们的工业确实企稳复苏,10月份的工业增速是6.1%,再加上8%的发电量,基本稳住了复苏的势头,但是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11月份可能发电量恐怕要大幅回落,而秦皇岛港煤炭库存也破了600万吨,这就说明现在所谓的煤超风已经被刺瞎了双眼,其实并没有这么大的需求,煤炭和发电暴增很可能是个短期现象。而大量积累库存的煤炭,随着美元走强以及工业回调,很可能再次引发暴跌的风险。

那么怎么解释复苏的小阳春?其实很简单,看看金融数据就全明白了,地产投资增速10月份大幅拉升,从8.4%拉升到了13.4%。10月份的M2为11.6%,增速上升了0.1%,但要比去年低了1.9%,可见在美元大幅超预期上涨之下,央行已经失去了货币创造的基础,而M1虽然还维持在23.9%的高位,但也比上个月低了0.8%,说明大家都只能吃手里这点钱了,而且投资的预期并不强烈,而信贷6500亿,其中还有4900亿都是房贷,今年算了下,商业住房贷款差不多得5万亿,再加上2万亿的公积金,7万亿的住房贷款,吓死宝宝了。

2015年的GDP我们是67万亿,按照GDP增长7%计算,全年GDP的增速不到5万亿,而房贷就贷出去7万亿,这种金融风险放眼全世界也是没有见过的。所以我们所谓的去杠杆,其实杠杆根本没有去掉,而是转移了,转移到了居民身上,地方政府2014年的杠杆率是43%,2015年末降到了41%,下降仅仅2个百分点,但民间杠杆2014年是36%,到了2015年上升到了40%,估计今年估计没准过了50%,而给居民加杠杆的逻辑就是,居民部门的住房按揭贷款安全度更高,相比于企业贷款的有限责任,居民部门是无限责任,所以金融系统相对安全了,但问题是给居民加杠杆的同时也继续推升了资产价格,把资产泡沫的风险继续扩大化了。

另外,瑞士信贷的董事总经理陶冬先生,反复提到一个数据,他说1990年的时候,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当时整个国家的住房价值相当于GDP的200%,而美国次贷危机顶峰的时候,美国整个国家的房地产价值相当于GDP的170%,而2015年末的时候,中国的房地产价值相当于中国GDP的250%,如果要到今年末,很可能会达到300%。这个泡沫让做金融的人都开了眼,放眼历史都没有见过。

所以,我们所谓的经济复苏,基本上是被地产推动的假象,顶多算个海市蜃楼,上面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可怕的金融风险,两次提到重点抑制资产泡沫,防范金融风险,一行三会赶紧给房地产断电,可以预见未来几个月住房贷款必然会骤然下降,房地产投资也会快速掉头向下,这种急刹车给经济带来的负面作用,很有可能会令复苏中断。再加上国际货币环境收缩,全年M2估计会远低于13%的目标,央行已经没有印钞的锚了,所以货币跟随收缩已经是个大概率事件。明年的经济仍然会处于低迷之中。


话题:



0

推荐

齐俊杰

齐俊杰

746篇文章 5年前更新

银库金融副总裁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