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齐俊杰(qijunjie82)
昨天楼市传来了大消息,今年下半年被内地买家疯狂抢购的香港房地产坐不住了,上调了从价印花税,一般是香港人买第二套,以及非香港人买房需要交这个税。而这个税的税率之前是8.5%,调整后加到了15%。
香港很牛逼,光买房交的税就三种,买家印花税15%,额外印花税,这个看你持有房子期限而定,最低10%,最高20%,还有就是这个从价印花税了,目前给调整到了15%,算算如果是长期持有,那么你买一套房子光印花税就要交40%,如果是短炒,更是得交50%的税前。当然香港的刚需买第一套房的,税要少的多的多,买家印花税还能豁免,所以本地刚需大概也就承担10%的印花税,比内地人买或者第二套住房的要低了30%-40%,优势十分明显。
很多人说,香港出重拳的意图就是为了打击内地人到香港去炒房,从而推高香港的房价,增加金融风险。早在8月的时候,就有统计显示,香港一手豪宅成交中,大陆买家已经占到3成水平,是14个季度的新高,而到了10月末,香港西贡区将军澳的新楼盘蓝塘傲开盘,内地买家已经占到了4成。巨大的内地资金需求,推动着香港楼盘有蠢蠢欲动的迹象。而海航集团也以88亿,击败了李嘉诚拿到了香港东九龙新地王的称号,这让我也很困惑,李嘉诚是不是故意来当托提价的。内地人和企业的种种表现,已经深深的让港府感到不安,所以才有了这次重拳打击。但是很可能会效果不大。这又是为什么呢?
(单位是平尺,10平尺≈1平米)
首先,优势点,从内地人的角度,去香港买房,其实是买的制度优越感,这个诱惑力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这种落差存在,再加上内地的房价已经跟香港无比靠近,当年深圳房价只是香港的十分之一,即使有吸引力也无奈力不从心,但现在已经差不多了,所以吸引力不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大。
其次,麻木点,算来算去1000万的豪宅,也就多加了70几万的税,虽然70几万不是个小数目,但是放在1000万里面来看,并不是那么扎眼,更何况之前一套房也有300多万的税,之前内地人顶着300多万的税,仍然抢购,现在加上这70几万,也不会太当回事。这种落差不会很大。边际效应也不会那么明显。
第三,痛点吗,相比于几十万的税费,大家更是担心人民币贬值所带来的资产缩水,这已经是一个接头大妈都知道的事情(尽管可能未必如此),由于香港是联系汇率,买了香港的房子就等于买了美元资产,所以为了财产的保值,更多内地土豪会这么考虑,甚至卖掉内地的人民币计价的房子,到香港去买港币和美元计价的房产。所以中国人现在谈论最多的两件事,一个是买房,一个是换汇,到香港买房都一箭双雕了。
(但其实联系汇率并不稳定,香港的外汇储备只有3000亿美元,一旦遇到金融攻击,联系汇率很可能瞬间被瓦解。)
所以,这么看,即使港府加税,打击炒作,估计也没什么卵用。说到底还是内地的楼市价格太高了,在成本价格差不多的前提下,那边的制度优势就会特别的明显。所以后期还会有源源不断的,内地卖房的套现资金涌向香港,原来是香港拉着深圳涨,现在是反过来深圳顶着香港涨。加税了反而强化了香港买房的预期,赶紧买吧,再不买香港可能还要调控,到时候成本更高,是的,这个思路跟内地限贷限购的思路是一样的,就是忽略了预期和上涨的根本原因的调控,都是要失败的。
不过,现在香港能指望的就是内地的限贷和限购,这会切断资金套现外流的出路,他深圳的房子卖不掉,也就不能去香港买了。所以也许内地的调控才是香港楼市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