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齐俊杰(qijunjie82)
昨天股市突然暴涨,然后说什么,南方富时中国A50 ETF再接1.85亿个基金单位的净申购,也就是昨天大约有18.30亿元人民币资金借道该基金流入A股。而上周三和本周一,该基金曾分别接到6亿元及20亿元人民币的净申购。至此,该基金已累计净流入资金近44亿元人民币。同时,沪股通昨日的净买入额继续放大,达34.37亿元人民币,创4个月新高。给我们的赶脚就是,海外资金在抢筹A股,然后高盛告诉我们A股纳入MSCI,大概有7成胜算。一切的一切都在表达一个意思。有傻X老外在后面接盘了,所以兄弟们赶紧买啊,趁他们没进来之前,把股票太高,然后把坑卖给老外,赚老外的钱。简直既帅气又机智啊!但问题是可能吗?
我们确实做了一些改革,比如对于QFII不再设有汇入期限,将锁定期由一年降低为三个月,但这都是小问题。真正的大问题并没有解决。MSCI是摩根斯坦利编的一个指数,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指数体系,大概投资这个指数的钱又10万亿美元之多,也是国际投资基金的首选指数,我们已经两次求婚MSCI了,最近一次就是去年这时候,结果人家没同意,原因就是三条,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程度达不到要求。
首先,你市场化程度上看,1、IPO不能想发就发,想停就停,监管说了算这事人家就觉得不靠谱,所以要改变市场化,必须按照国际惯例用注册制,但就目前A股这样,怎么搞注册制,是个十分头疼的问题,这个问题估计拖个几年也未必能解决。而审核制MSCI显然是不接受的。2、A股里还有那么多国家队,显然也是跟市场化程度相悖的,行政干预、国家干预在这一年中我们其实不进反退。3、还有就是股指期货的问题,阉割版的股指期货肯定不符合国际要求。4、停牌时间也必须规范,不能市场一下跌控制不住了就无限期停牌,现在的A股上市公司,已经被惯得太任性了。
其次,法制化就不用说了吧,造假内幕交易老鼠仓这些问题一直存在,谁主张谁举证,以及一些不能说的原因,造成了我们上市公司绝对强势,别说老百姓了,就是新闻机构也不敢轻易染指负面报道。连投资机构的券商分析师,给的最差评级也就是中性,没几个敢写负面的。所以这个问题也需要长期的法制建设,造假的这么多,比如万福生科案,最后判罚公司人民币850万,董事长判三年6个月,罚钱10万。但万福生科靠造假赚了9个亿,这样的处罚力度,不知道是震慑造假呢,还是在变相鼓励造假。所以法制化这条路,A股很难跟国际资本市场接轨。
第三,国际化,这里面就有一条,人民币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外国人要的是钱能随时进来,也能随时出去,这点短期内,特别是人民币贬值压力下很难做到。
所以,其实我们真的很难达到MSCI的要求,不知道高盛的自信从何而来,又或者是他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当然退一万步讲,我们万一万一真的纳入了MSCI指数,有没有机会呢?有机会,但问题是然并卵。
6月15日,宣布A股是否纳入MSCI,即使人家同意了,也不是当天就给钱的。而是要一年以后外国投资者才会带着钱来,换句话说靠着演技,这一年是很难挺过去的。另外MSCI也是分阶段的,即使纳入了,到明年顶多给你1.1%的份额,也就是1000亿资金左右吧,1000亿资金对一个近50万亿资金的市场来说,好比石入大海,都不见得有浪花。而且MSCI第一步配置的肯定是大蓝筹,再加上他们分批分布建仓的策略,所以你可能完完全全的感觉不到外国人的存在。只有在我们都改革完了,完全市场化了法制化了国际化了,并达到了MSCI的标准的时候,人家才会给我们18%的配置。但就人民币自由兑换和注册制这两项,估计没有个5-10年,根本解决不了。
现在就是没有A股
即使纳入了,2017年中期开始建仓,顶多达到1.1%的比例
A股完全达到要求后,才会大比例建仓A股
所以中国股市跟股市,完全是两个东西,你要到人家的锅里吃饭,得按照人家的玩法弄才行。现在还远没达到要求,所以大概有些人的想法是,这波行情重点在于戏要好,得做的跟真事一样,不管最后加不加的到MSCI里面去,只要韭菜们信了就行,他们接走我们的筹码,至于会不会有傻老外接应他们,就让他们自己拼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