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人民币银行间拆借HIBOR利率
(内地的shibor利率)
首先,为了保护离岸人民币价格,我们曾经刻意打击过香港市场的汇率(虽然我们一直不承认),之前由于离岸价相对自由浮动,一度人民币贬值到了6.758,而在岸人民币价格最高才6.60,这就有了1毛钱的差价。大量美元在香港买入便宜的人民币,然后运到内地来,再兑换成美元出去。这样操作很简单,周转也很快。让国内的人民币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那段时间也是贬值最快的日子。后来我们开始管制香港,一方面加大存款利率,据说香港存人民币存款,已经能到4%以上,这就把人民币成功的固化到了银行体系,第二就是加大供应,维持离岸价格和在岸价格倒挂(这在之前从未见过,一直是香港便宜,内地贵),你要多少我都倒给你。买的人多了,又没有了套利空间,人民币拿在手里也就都赔了,所以事实上香港的人民币已经是供应过剩。
(在岸人民币)
(离岸人民币)
第二,香港的财报季跟国际市场同步,跟内地有很大的区别,人家做报表就是在这个时候,所以他们更倾向于再做报表的时候,把该有的钱都拿到香港来放在账上,这样更好看。所以大量人民币回到银行体系,也加剧了人民币充裕。
第三,突发事件影响,中国国有券商国信证券香港子公司在香港交易的一项离岸人民币债券发生违约,为近20年来国企在境外债市首次,这让很多投资者不再相信点心债不会出现风险的神话。资金纷纷退出,回流银行体系。
(港股表现)
第四,由于人民币在香港的用途减少,所以贷款并不活跃,而如果吸收来太多的人民币,可能还要在季度末去交存准。如果大量的钱,都交到央行去,那么将限制香港一些金融机构的经营,所以他们希望再这个时间点上,减少人民币的头寸。把钱先扔出去,然后4月份一到,就赶紧收回来,所以才会出现负利率的闹剧。那意思就是说,赶紧借走吧,求求你了。
供给不断增加,再加上需求下降,对金融体系信心不足,所以我们看最近一段时间的香港人民币隔夜拆借利率HIBOR一直是走低,再叠加上季度末的因素,突然出现大跌也不足为奇,但出现负利率,确实有点用力过猛。本来应该利好港股,但最近港股的涨幅并不明显,成交量也不大,似乎资金并没有进入港股,债市溢出,港股没有吸引力。人民币在香港正遭遇尴尬的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