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物价上涨,央行在宽松上可能会有所束缚,降息降准的政策将不得不考虑过快上涨的CPI,毕竟相比于经济下行,滞胀更是让人无法接受的局面,也是世界经济中的最大难题。一旦陷入滞胀,政策将变得左右为难。
在美国历史上有两次大的滞胀,一次是罗斯福的33年危机,还有一次是里根政府时期,罗斯福期间反正稀里糊涂就过来了,有人说是得益于罗斯福新政什么以工代赈什么的,但也有人不同意,觉得是二战创造的需求救了美国。这次危机离我们也太遥远,我们不妨先看看里根政府时期的滞胀给美国带来的影响。
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前,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已上升到8.8%,尼克松政府留下了个烂摊子,而他以后的福特和卡特两届政府,基本上也都是棒槌,仍然沿用管理需求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干预 。福特时期,为了治理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使国民经济在1974和1975年连续负增长;卡特时 期,为了解决1977年1月上台时7.4%的高失业率,却助长了通货膨胀率,在1980年爬升到13. 5% 的历史新高,而同期的美国经济,基本上已经不增长了。所以如此严重的滞胀,让美国一度岌岌可危,1981年里根主政白宫,才转变了之前的政策思路,那就是先不管停滞不前的经济,玩命的控制通货膨胀,一方面在里根当总统的头几年的央行行长沃克加息加到20%,另一方面美国国内鼓励石油开采,增加能源供给,以打压能源价格的方式遏制通货膨胀,但是过程中的代价也是惨痛的,一些美国的小企业,小金融机构在这次大的危机中接连倒闭。
里根这个折腾法,当时也有个名词就叫做供给学派的改革,主要是针对凯恩斯那种国家干预而言的,意思就是你们罗斯福、福特、卡特们,就是用了凯恩斯那套,结果吧经济搞的一团糟,所以我不能再这么干了,里根的方法重头就是打击通胀,然后减税、削减预算支出和减少政府对企业干预的经济政策。他觉得减税政策并不会增加财政赤字,反而减税了把中小企业活力释放了,还能增加国家经济收入。于是里根大笔一挥,个人所得税减少了30%,公司所得税降低了10%。在里根执政的前几年,虽然经济比较惨,走出了一个先探底的过程。标普500指数也是暴跌,但很快1年多的时间里,经济就开始复苏,并顺利度过了这次巨大的危机。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像强调一点,通货膨胀才是最大的风险,特别是在经济减速期间的通货膨胀,必然会被重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能先打击通胀,再发展经济,如果在通胀抬头的同时,还继续宽松刺激,那么结局将是很悲惨的。所以,这也就意味着,如果CPI快速超过了3%,那么央行的货币政策极有可能转向为略紧缩。再加上汇率贬值的资金外流,那么市场利率必然上升,届时股市也好楼市也罢,资产价格的估值必然下跌。对资本市场的冲击将进一步发生。也就是说,为了治理通胀,我们必然会走向通缩。
(公布cpi之后,上证指数快速下跌)
不过,现在是一个好消息和一坏消息,好消息是,这次CPI的上升,叠加了春节因素,主要是蔬菜和猪肉的影响比较大,也许3月份CPI主动就能降下来。而坏消息是,在3月份的时候能源价格已经开始反弹,内生性通胀,将有可能被输入型通胀取代,这种接力也让季节性波动,产生了更多的连续性风险。所以这两天股市的反应,其实也已经很说明问题。下个月的CPI和这个月的shibor利率,将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