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评级负面 标普说错了吗? 
3月的最后一天,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发布报告,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不变,为AA-,但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而在4月1日,标普继续将中国三大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的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此外,标普还把中国移动、中石化等20家国企的评级展望降至负面。而在这个月初,三大评级公司的另一家,也就是穆迪也将中国的多家金融机构展望评为了负面。

评级负面 标普说错了吗?

对此,我们的主流观点是一概否定,论调基本都是国际评级机构不了解中国经济现状。所以这次他们错了。其实我们看到三大评级机构确实是商业机构,也确实在美国次贷危机中,有过臭名昭著的劣迹,甚至在《大空头》的电影里,还特意把评级机构损上一段,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为了争抢客户,讨好客户,给了巨大风险的担保债凭证CDO,评级为优质。所以我们的判断就是,这样一个人品,你还好意思评级吗?

评级负面 标普说错了吗?

评级负面 标普说错了吗?

其实我们看到,对于评级这个事,世界这几个评级公司对中国还是很友好的,从2005年开始,我们在世界三大评级机构的评级一直是上升的。而在这十几年中,中国的经济地位也是有目共睹,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无论是我们贸易、金融、国内市场都有了一个全面的进步,这个跟评级的上升可以说是同步的,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我们没看到评级机构对我们的恶意。但是就在今年的3月份,似乎开始变了。穆迪先降,标普跟进,虽然评级并未调降,当这个负面的展望,确实让人很担忧。

这个事我们还是要客观来看,标普的理由是,中国经济再平衡的推进可能慢于之前的预期;预计中国和企业杠杆率将恶化,“投资比例可能远不如我们之前认为的那样稳定在GDP的30%-35%之间的可持续水平。那么这个理由到底站不站的住脚呢?

首先,中国经济再平衡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结果,但我们从凯恩斯主义,到供给侧改革,一直在找经济再平衡的办法,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希望找到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但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转来转去,又转到了房地产拉动经济的老路上,不得已又提出了去库存,最后库存没去了,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泡沫越来越大,岌岌可危。所以再平衡慢于预期这个事,不是什么可能,而是肯定了。直到现在我们仍然没有找到再平衡的办法和方向。在房地产需求端加杠杆,化解开发贷风险,这结果会是什么样,会不会发生过去股灾那样惨烈的情形,这一切都未可知。

评级负面 标普说错了吗?

其次,政府和企业的杠杆率恶化,这个也没有胡说。一开始说降库存去杠杆,但干着干着发现,去杠杆就根本不可能降库存,所以又开始加杠杆。降低贷款首付,财政补贴买房,这都是我们想出的主意,沈阳还一度要0首付,然后各种民间资金给楼市配资,场外还加一层杠杆,这种金融形势恶化已经毫无疑问。当然这是一线城市的情况,那么三线城市呢?房子过剩卖不掉,也就没人买地,地卖不掉政府没收入,然后问题来了,拿什么还地方债。地方债之所以没有违约发生,是因为强大的政府信用在背书,等于借新还旧续过去了。而且还用行政的力量,把债务利息降低了,这算是一丝遮羞布吧。但事实上,地方的企业(非一线城市)已经越来越困难,企业不好,地方财政会愈发吃紧。这已经是一个死结。没有赚钱的途径,地方债其实已经陷入了庞氏骗局。

评级负面 标普说错了吗?

评级负面 标普说错了吗?

(很多表外债务无法统计,中国的债务明显被低估了)

第三,投资比例问题,这取决于开发商拿地的意愿,如果开发商不拿地,中国拉动经济最狠的一招,投资也将彻底失去效果。

所以,这么来看,其实标普的负面展望还算客观,并没有恶意抹黑我们,其实有的时候我们自己更清楚自己的问题有多严重,甚至比标普的描述还要严重,前两天国信证券点心债技术性违约,打破了点心债刚性兑付的神话,而在今年很多家信托已经神经紧绷,很多家信托已经开始搞起了资金池,而且陷入了多个项目违约的漩涡,担保公司成片成片的倒闭,国企的担保公司也都半死不活欠债不还,河北融投这种省国资委的企业,几百个亿都仍在那了。甚至拖累了不少银行。这里面的坏账率有多高,现在都是一个巨大的疑问。现在房子还没事,一旦房子继钢材、煤炭、股票之后再出问题,银行的抵押品爆炸会有多大杀伤力,这个事也没人知道。

标普和穆迪客气的给我们敲了警钟,我们当然有底气不 care,但底气要来自于实力,而不是嘴硬。


话题:



0

推荐

齐俊杰

齐俊杰

746篇文章 5年前更新

银库金融副总裁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