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格力转型 为什么好多笑话

 

格力转型 为什么好多笑话

如果提到科技制造圈,似乎总是小米、华为、联想,而其他的企业也很大,也很努力,但转型的路上却全是坎坷。这其中闹笑话最多的就是董明珠董大妈指掌的格力电器。

 

根据2015年的半年报,格力已经到了发展的瓶颈,营收500亿,下降13%,净利润57亿,几乎没增长。空调业务虽然已经是全国领先,甚至世界领先,但已经很难再有作为,换句话说,如果不转型,格力也就这样了,但转型似乎格力总感觉对不上点!跟当下流行的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化的产品格格不入。

 

2013年底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上,董明珠和雷军的十亿对赌,这应该是个标志性的事件,标志着格力电器,彻底杀进了互联网化转型的视野,但后来的事就有点失控,人家做个手机,基本上研究个半年,制造3个月,然后就上市开始卖了。而格力的手机自打提出到现在,已经一年了,真机还没见到。吐槽倒是不少,比如什么销量一个亿到5000万,然后到内部自己卖,什么开机画面是用董明珠的照片等等,还从没见过一个产品上市之前,就如此不招人待见的情况,即使是当时不成功的锤子一代,那也是上市后大家觉得,牛皮吹得有点大。所以格力手机,已经基本可以不用做了,因为按照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口碑已经这么差了,上市之后也不会有很好的表现。起码在营销战方面,格力完全没有跟上时代,还有一个例子,最近投放的格力红底大广告,这东西应该是90年代初的产物吧!

 

格力转型 为什么好多笑话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极致产品体验,自下而上的产品设计理念,同构C2C的方式建立口碑营销渠道,从营销上来讲,更是有着很强的时代感,互联网的产品营销重点在感觉,互联网服务的营销重点在效果,如今已经不再是功能告知性的营销时代了,格力要造手机也好,造其他产品也罢,最重要的是让别人觉得用格力的产品很有Feel,即使价格很便宜,也要很高大上。给他一个用你产品的理由,比如小米,雷军就抓住了三个痛点,下了狠手。第一就是跑分,只为发烧。那意思就是说,买小米手机的都是发烧友,都是真懂手机的人。别跟我谈品牌,别跟我谈价格,哥要的是性能。别管发不发热的事,起码在很短的时间内,跑分上、专业度上,小米的玩家有理由去鄙视一下苹果。第二点是国货,深深的民族自豪感,让小米和三星、苹果天然的区隔开来。第三当然就是价格低,这个无需解释。于是一款价格便宜,然后证明你是发烧友,并且打上爱国青年烙印的手机,自然就有了购买的理由。甚至还有些自豪。那么反过来看格力?有这个Feel吗?把董明珠的照片贴在开机画面上,几个意思啊?这要是林志玲、掏粪男孩他们做手机,兴许还说的过去。

 

这么来看,格力似乎还活在上个世纪,他们的思路还停留在工业时代,重点放在生产上,生产处质优价廉的产品,毋庸讳言,格力在上个十年做的很好,现在格力的产品也是绝对达到了中国制造的巅峰水平,他们没错甚至是一家要仰视和值得尊敬的企业,但问题是时代变了,大家不再需要工业品,不再需要一沉不变,而需要的是个性化十足的产品,需要为我而生的产品,使用功能已经不再是唯一的重点,更多产品的已经变成了装饰品甚至奢侈品。这点转变,格力必须要突破,空调是摆在家里的,是不对外炫耀的,只做使用价值就好,而手机这种东西,光能打电话,发微信是远远不够的。就像很多消费者说的,掏钱?没问题,给个理由先?理由充分6000元的苹果,他们宁可卖肾也会去买,理由不充分100块钱的诺基亚死掉就是很好的例子。

 

最后说说格力的投资价值,从现在这个时点往前看,格力电器仍然是一家伟大的公司,首先他很有钱,手上攥着770亿他有实力完成任何的改革,甚至有足够的本钱去犯错。另外,他很赚钱,格力现在的股价16元,每年每股盈利能够超过2块多钱,这就是说如果格力是你的,你每年能够赚15%左右,这已经高于绝大多数的公司,甚至是巴菲特喜欢的那种大现金牛的公司,第三,他很有道德,每年坚持大笔分红,从格力的股息率来看,每年的股息率达到9%,有这个水平,基本可以秒杀一切P2P和信托了。第四他的市场份额很大,起码在空调这个领域,已经没人能够挑战他了。第五,他有很强的销售能力,不依赖与任何一个卖场平台,自建的销售渠道让他决不看别人脸色。所以,综合来看,未来的格力分三种情况,第一种转型突破,第二种维持现状,第三种逐渐衰落。按照前两种来看,格力电器已经极具投资价值,但人们恰恰担心的是第三种可能。因为董明珠的身边,恰恰缺少了这种互联网的人才。不过话又说回来,770亿在手上,砸出来个互联网人才,只要她想,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格力转型 为什么好多笑话

0

话题:



0

推荐

齐俊杰

齐俊杰

746篇文章 5年前更新

银库金融副总裁

文章